時間:4月12日(周六)PM7:00~10:00
放映影片:「七年之養」﹝7 years﹞
導演:邱韻芝
※紀錄片/104mins/Color/2007
※「七年之養」部落格注意事項:
1. 觀賞影片時書店須停止營業,故酌收場地費200元/人,映後隨興座談
2. 限座20名,請於文後留言報名,同時請留下email以確認,或洽:2625-2459
3. 當天書店營業至6點
4. 河友享8折優待
5. 導演邱韻芝及兩位被拍攝者將連袂出席映後座談,歡迎指教
附錄: 醫生的七段論 ● 686
這是一部很有勇氣的紀錄片。
導演邱韻芝也是一位很有勇氣的記錄片拍攝者,她的第一次竟然能夠處理如此複雜的題目,成果相當令人驚豔!
每一個在台灣唸大學的人大概都很難否認:在所有大學生的求學過程中,醫學生大概是最辛苦的;其他大學生是「由你玩四年」,醫學生不但辛苦還得拖磨七年。我的同學及朋友中念醫學院的不少,大部分都是同儕裡的人中龍鳳,每每看到他們為了課業埋首苦讀,慶幸之餘不免也懷疑傾七年之功所培養出來的醫生們到底有多少是一開始就懷抱著濟世救人的職志的?
邱韻芝自己也是一位醫學院的學生,很高興她也懷抱著同樣的懷疑來探索醫生的養成教育,由此而衍生出的議題非常龐雜:
1. 誰想成為醫生?
2. 誰能夠成為醫生?
3. 醫生的工作是什麼?
4. 醫生是如何培養的?
5. 培養的過程需要什麼?
6. 如何確認是否夠格成為醫生?
7. 如果不想成為醫生?
每個問題都可以是一部紀錄片,而邱韻芝竟以一部紀錄片將這些問題涵括起來,作為首開先河的第一部的確是有其必要,如此後繼者也才有一些線頭及脈絡可循;尤其對大多數的一般人而言,長久以來關於醫學倫理、醫病關係以及何以台灣社會中最菁英的人才學生都集中於醫學院等等社會現象幾乎只有外部的觀察,鮮少無來自內部的省思,在主流媒體上甚至充滿階級對立的刻板印象﹝醫生總是高收入的有錢人,三不五時可見病患家屬抬棺抗議的新聞blablabla...﹞;邱韻芝的「七年之養」正是一個破除迷思的開始!
關於醫生這個領域的傑出影片不多,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的6小時超長恐怖片「醫院風雲」,以及波蘭導演贊努西「愛在山的那一邊」及「生命宛如致命性病」是我此際所能想到的幾部,如果對於其中的生命哲學與倫理議題感到衝擊動容,邱韻芝的「七年之養」或許提供了另一種更貼近你我現實、從本土出發的紀錄視角,這是個難得的特映會,我非常欣喜台灣有記錄片拍攝者可以推出這樣的作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