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暗影















時間
327日(週六)19:0022:00
地點
有河book(出淡水捷運站沿河走3分鐘注意2樓)
第一場 19:00~20:30 詩的暗影—談幾首詩及其影響
主講人:木焱
對談人:謝三進
第二場 20:30~22:00 詩的版圖—當前漢語詩歌版圖的劃分與聯結
主持人: 謝三進(詩評力主編、海岸線詩刊編輯、風球詩雜誌主編)
對談人: 廖亮羽風球詩社社長)
    許赫(玩詩合作社發起人、角立工作室負責人)
    木焱(壹詩歌發起人兼主編、馬華文學雜誌蕉風前任主編)
※活動免費,歡迎參加講題:詩的暗影──談幾首詩及其影響

詩選:
Part 1:以海洋為主題的詩歌
多次觀滄海之後再觀滄海 /羅青

平平坦坦的大海上
好像什麼都沒有

好像什麼都沒有的大海上
居然真的什麼沒有

就是因為原來什麼都沒有
才知道根本什麼都沒有

可是平平坦坦的大海之上
的確什麼都沒有嗎?

什麼都沒有的海上啊
當然是什麼都沒有

平平坦坦的大海之上果然渾然自自然的是什麼都沒有

註:曹孟德建安十二年作「步出夏門行」,首章「觀滄海」,
其辭如下: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點評:羅青的〈多次觀滄海之後再觀滄海〉以後現代主義的寫作技巧,反諷曹操以降之觀滄海者,到底從平平坦坦的大海上看到了什麼。實際上可能什麼也沒看到。
這樣的一首詩不是從海洋意象誘引讀者,羅青自己也不一定從海洋觀察之中有著某種程度的悟醒,他借曹操登山觀海並且寫出〈觀滄海〉詩之事,點明大部分的人,看,不一定有所見;聽,不一定有所聞;就此詩而言,羅青在詩中也未曾有所見聞。此詩後附之註,雖曾言及曹孟德之詩,但羅青詩中也不曾用其典。因此,在此節論述以海為思維客體的篇章中,錄影此詩以論詩學,或許也可視為詭異的後現代現象。

延伸閱讀:[台灣海洋詩的美學特質]by.蕭蕭

八月二日,東北角遊記 /木焱

紅燈的時候
婦人們穿梭在車陣中發傳單
頭臉緊包一如恐怖份子
自前方往這裏游擊逼進
我心想幫她們各拿一張宣傳紙
好讓她們今天有所進賺
可惜車窗按不下來
妻說要跟最後的歐巴桑買玉蘭花
用鐵絲串起兩朵花吊在車上無比清香
於是車窗自動開啟
我詢問一串玉蘭花多少錢
二十塊買妳的辛勞
我問妻怎麼不幫幫其他人
妻不悅地說拿一堆宣傳紙有什麼用
而且她們看起來很可怕
綠燈了車子就要上高速公路
她們靠邊閃躲在39℃的烈陽下
集體等候一個幾分鐘的紅燈
和只開啟幾秒的人性之窗


這種晴空萬里最適合出遊
像開往家鄉海岸
妻說馬來西亞的雲又大又美
問我幾時要搬回去
在風景咻咻消逝的公路上思考回家
我將帕格尼尼1隨想曲的聲量調高
小提琴的拉奏跟我心跳一樣快
歸鄉和聽帕格尼尼同樣有窒息感
不過我還是喜歡帕格尼尼甚至為此寫一首詩
這首詩要記錄我在異鄉聆聽隨想曲
認真思考返家的路該從何時開始走


基隆的山巒層層疊疊簡直像割包
夾著偏肥的豬肉和滿滿的酸菜
喜宴上阿公最喜歡的就是割包
阿公家鄉的山一定也像割包香噴噴的
綿延的山現在被道路纏繞
像一粒粒綑綁著細白繩的粽子
從滾燙的太平洋海水撈出來放在青花瓷碟
──唐山的粽子冒出唐山的味道
基隆的山是否有唐山粽子的味道
阿公沒來過台灣不會知道
馬來西亞的山是否有唐山粽子的味道
阿公從獨立前到獨立後2都是吃阿嬷包的粽子
阿嬷死後他再也聞不到唐山的味道
一條細白繩把所有不同味道的粽子綁住
浸入下一鍋燒滾的南中國海
放在青花瓷碟的是母親端午綁的粽子
我們是攀爬在白繩上面的小黃螞蟻
登上粽子山咬一口肥豬肉
我們的山基隆的山原來也香噴噴的


我們沿著岸上察勘漁船的肚腹
漁獲老早就被搬送至餐館
在水族箱悠遊的是今天倒楣的主角
待饕客上門就是油煎煮炸炒的一貫劇碼
駕駛艙空蕩蕩的一只老狗守候漁人出航的方向
甲板上拖網殘剩貝類與海帶
蒸散的眼淚成為湛藍海天最末誕生的小孩
船靠很近隨便就可以跳上去
父親年輕時從笨珍3登上誰的船
馬六甲海峽就成為他叩問鄉愁的啟站
在赤道的浪濤上他捕抓勇氣與力量
觀看潮汐的變化培養屬於男人的情感
直到離了家鄉當起黃梨廠的羅里跟車員
與母親結縭落腳在半島的根蒂──新山4
柔佛海峽生長他的枝莖
我是他的腋芽綠葉花蕊和果實
海水始終滋養我倆與子孫後代
讓飄流著的種子形成一個定律:
「我們靠海很近,隨時可以跳上甲板繼續航行。」


回程
往太平洋沉落阿公阿嬤黃昏的臉龐
朝著前行的方向閃耀,溫暖
卻必須瞇眼才能繞出他們唐山的粽子山
必須關閉嗅覺才不被割包的香氣給迷亂
辨識路標找出返家的路該怎麼走
而不是去唐山、馬六甲或新山的時空隧道
不能回去那些曾經美好的過往
夕陽照耀四方,我們逆光
潛行在叢山裏的高架公路
像是被什麼拉著循山谷的方向而去
一直去,一直去,同其他車輛一起
離開翠綠的山林,進入喧雜的盆地
我問妻:「這條確定是歸返的路? 」
「是,這條已經走在現實生活的道路」
她說,台北的霓虹就在那裏。


註釋:
1. 尼可羅•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1782年10月27日-1840年5月27日),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屬於歐洲晚期古典樂派,早期浪漫樂派音樂家。他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之一,對小提琴演奏技術進行了很多創新。代表作有六部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獨奏24首隨想曲。
2. 馬來亞於1957年8月31日脫離英國殖民,正式宣佈獨立。1963年,馬來亞、新加坡、婆羅洲的砂勞越和沙巴在倫敦簽署關於成立馬來西亞聯邦的協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國。
3. 笨珍,Pontian的音譯,為柔佛州(Johor)境內一個小漁村,早期聚集許多華人在此進行商業活動,後發展為大笨珍、小笨珍。
4. 新山,Johor Baru的意譯,新州府之意,柔佛州首府。新山市位於馬來半島南端,工商業集散地,隔著柔佛海峽,建有新柔長堤連接新加坡。
Part 2:以人物為主題的詩歌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賞析: 此詞乃李清照眾多詞中膾炙人口、傳誦不絕之名篇。此詞篇幅雖小,惟內藏曲折,饒富機趣,有鮮明的特點。詞僅短短七句,但卻敘述了完整事情之始末。首先敘明夜晚酒醉,以濃睡殘醒引起全篇。詞人因何酒醉?是思念丈夫,抑或別有深意?吾人不知,惟詞人透過惜花傷春來表達內心深處之情懷。一夜急風疏雨,令因沉醉而濃睡中的詞人始終未能感覺到,描寫「沉醉」後的「濃睡」之深。「試問捲簾人」,實乃一巧妙之轉折:詞人已醒,酒意卻未完全消退,此時天已明亮,故向侍兒發問。從問答中,可看出詞人已發覺天氣的變化,急欲知經過一夜的風吹雨打,庭院中有何變化,尤其是她深愛的海棠花。但詞人問什麼卻未直接寫出。而那侍兒「海棠依舊」之漫不經心回答,似已交代了詞人所問,惟此一問一答,是此詞之極佳轉折。經一夜的風吹雨打,花兒零落,何能猶是「海棠依舊」呢?
我們,聽死亡賦格/木焱
──悼德語詩人保羅.策蘭(Paul Celan ,1920-1970)

“有時這天才走向黑暗,沉入他心的苦井中。"

被咖啡黒攪動,在命運中加入牛奶攪動
有時候加糖,有時候不加
貫穿食道的寂寥,酸腐的胃囊
身體內冷冰的遺跡

繼續哀悼紅花,更多哭瘦的黃葉
風吹動沙塵旋繞在
這個荒廢的噴水池
中央的雕像斷了手臂

與遠去的藍天相映,陰雲緊盯逐放的水湄
一顆擲向不安的石子
定定地墜向苦難的深部
追隨死神歡笑的聲音

“但最主要的是,他的啟示之星奇異地閃現。”

註:1970年4月20日,策蘭在塞納河投水自殺。最後留在他書桌上的是一本打開的荷爾德林傳記。策蘭在其中一段劃了線,“有時這天才走向黑暗,沉入他心的苦井中。"而這一句餘下的部份並未劃線,“但最主要的是,他的啟示之星奇異地閃現。”〈死亡賦格〉是詩人第一首公開發表的成名詩作。



清晨的黑牛奶,我們在晚上喝它
我們在中午和早晨喝它 我們在夜間喝它
我們喝 喝
我們在空中掘一座墳墓 睡在那裏不擁擠
一個男子住在屋裏 他玩蛇 他寫信
天黑時他寫信回德國 你的金髮的瑪加蕾特
他寫信 走出屋外 星光閃爍 他吹口哨把狗喚來
他吹口哨把猶太人喚出來 叫他們在地上掘一座墳墓
他命令我們奏舞曲
第二屆游川短詩獎公開組首獎評審語
陳燕棣評語:第一次讀這首詩,我覺得其實寫得最好的部分,是開頭與結尾的引用詩句。第二次讀,發現作者將點題和破題出讓給引用詩句,原創的部分其實有內隱張力,層層疊疊的黑色哀愁貫穿全詩。詩的語言成熟細膩,意象飽和,是不錯的作品。
方路評語:一首成熟的詩,藉此向苦難的大師致敬。寫出沉鬱的力量。
張永修評語:作者以詩人策蘭臨終前閱讀的傳記文句為詩的引子和尾聲,暗示了詩人的人生際遇。作者用攪動“咖啡黑”,加牛奶,加糖或不加,顯示了詩人寂寥與窮困(酸腐)的生活。第二節的荒廢景像是為死亡鋪陳的場景。第三節是詩人選擇死亡方式的想像。詩人是“一顆擲向不安的石子”,雖然“陰雲緊盯”,他卻是追隨“歡笑的聲音”而去的。這一節的意象處理得很好。是很好的一首悼亡詩。
延伸閱讀:第一屆游川短詩獎優選作品<吶喊>
Part 3以觀看與內在思辯為主題的詩歌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卞之琳,江蘇海門人,一九一O年生,幼年於私墊勤習古書,一九二九年入北京大學英文系,畢業後到濟南、保定等地教書。並參與編輯《水星》、《新詩》等刊物。抗日戰爭期間,先後任教於四川大學、西南聯大,一九三八至三九曾到延安和太行山區抗日民主根據地訪問,並一度任教於魯迅藝術文學院。一九四六年到南開大學任教,一九四七年應邀赴英國牛津大學從事研究,解放後任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一九五三年任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一九六四年後任該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終身研究員。著有詩集《三秋草》、《魚目集》、《漢園集》、《合刊》、《慰勞信集》、《十年詩草》、《雕蟲紀歷》及報告文學、翻譯等多種。


黃昏印象 /木焱
──向天才詩人特拉克爾1(Georg Trakl,1887~1914)致意

雷鼓驚起黃昏的幾隻布榖鳥,
在密佈的烏雲下展開最後一次飛翔。

打樁的器械敲進人們的日常,
瓦礫層層裂開交頭接耳的希望。

閃電提早在河口築起瞬時的光廊,
讓大地的祝禱在晚風裡迴響。

不祥的風暴徘徊在遠山上,
未知的嫩芽繼續抽長。

歲月的燭芯啊點亮金色稻田,
回巢的布榖鳥拍打天涯。

後記:黃昏,靠在14樓自家陽台,望向不遠處的溪州運動公園,大漢溪潺潺地流,工人正在建造環河高架道路。不久吹起狂風,山雨欲來,見兩三隻飛鳥自樓下行道樹飛出,飛向水岸那頭的夕陽復又繞回,同下班車潮一起返家。忙碌和規律的生活永遠趕不上大自然的變化,是以有感。此詩寫作於特拉克爾詩集的空白夾頁,並引其中詩句「不祥的風暴在小山上徘徊」。

特拉克尔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他在那里度过了生命的前18年。他的父亲托比亚斯(Tobias)是一个五金经销商,他的母亲是一个对美术和音乐有强烈爱好的家庭主妇。
特拉克尔的父母都是清教徒,但他自己却在一个天主教小学接受教育。1897年,特拉克尔进入萨尔茨堡的德国公学(Staatsgymnasium)读书,在那里他学习拉丁语、希腊语和数学。1904年左右,特拉克尔开始写诗。1905年,特拉克尔从高中退学,他随后当了三年药剂师,并决定以此为职业。但在这个时候他开始尝试写剧本,他的前两个短剧本《万灵节》(All Souls' Day)和《摩甘娜》(Fata Morgana)都未能在舞台上演。
1908年,特拉克尔来到维也纳学习医药。他认识了当地的一些艺术家和波西米亚人。在这些人的帮助下特拉克尔发表了自己一些诗。特拉克尔的父亲在1910年去世,在这之前特拉克尔刚刚获得药剂师证书。之后特拉克尔入伍服了1年兵役。退伍后他回到萨尔茨堡,在那里他不幸的被再次征召入伍,,为一名卫生员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一家医院服务。在因斯布鲁克他认识了当地的艺术社团;后者发现了特拉克尔的艺术才能。 明镜杂志的编辑路德维希•冯菲克尔(Ludwig von Ficker)成了特拉克尔的赞助人。他经常印刷特拉克尔的作品,努力寻找一个出版商为特拉克尔出版诗集。在他的努力下,1913年夏天,莱比锡的出版家Kurt Wolff出版了特拉克尔的处女作品集《诗集》(Gedichte)。1914年7月,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捐赠10万克朗金币,委托冯菲克尔救济穷困的奥地利艺术家,特拉克尔和另一位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分别得到了2万克朗。这笔钱使得穷困的特拉克尔可以继续写诗。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特拉克尔担任了随军药剂师,亲身亲历了血肉横飞的格罗德克战役。在10多天里,他必须一个人照料80多个残肢断臂,狂呼嚎叫的伤员。残酷的战争使他几乎精神失常,自杀未遂,后被送往克拉考战地医院的精神病科,在医院里特拉克尔陷入了更深的抑郁症中。他写信给冯菲克尔寻求帮助,冯菲克尔让特拉克尔与维特根斯坦联系,当收到特拉克尔的信后维特根斯坦立即赶到克拉考医院,却发现特拉克尔已经在三天前服食可卡因自杀。

請不要誕生一個詩人 /木焱
(第十屆花蹤文學獎新詩評審獎)

(告訴我,為什麼要誕生一個詩人?)

詩人離開了家鄉,到異地求學,謀生
建立家園,把鄉愁當作房貸的抵押品
盡量不想家,否則漂泊的利息無法償還
安排一年回家一趟,複習過往情感與親人臉龐
揮灑幾隻孤影在離海最近的水岸
收納甘榜的清風與踩踏赤道的雨窪
在老屋醒來,扳開壓垮青春翅膀的鋅板

請不要誕生一個詩人。

他參予過的角色皆屬雄性:
兒子、男朋友、丈夫與父親,
胸膛裡面卻是女人的心腸,多愁善感
總是小心翼翼穿過每一條生活的縫隙
到菜市場聽取眾人的材米油鹽經,然後
買一幅印象畫派的日出,邀請莫內
到發霉的書房彩繪消瘦的自己

請不要誕生一個詩人。

他正在電腦前搜尋生活的意義
連結恆久失聯的謬思女神,啊~
他計算幸福和快樂的帳,與現實爭吵之後
遺忘彼此原有的光芒,那預支的愛與希望
已經用完,或許命運會將他和謬思分開,如果
靈魂被一個肉體完全佔據,他必須老去
與另外一個自己說分離

請不要誕生一個詩人。

他將靈魂放逐到城市的軀殼外面
把蠟亮的願望砌進追悔的哭牆
在街道上,燦爛奪目的霓虹照射
他的矛盾與不安,卻在下一個轉角指揮光亮
他的存在是謳歌禮貌、善德、自由與力量
在未來的路上,他將結束各種災難以及
敞開每一個荒蕪與死寂的黑暗

如果這樣,請誕生這個詩人。

他會是泥沼中一朵盛開的蓮花
飄散的意象把每一個沉睡的人喚醒
在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數位科技迅捷
的人際關係裡,他將純潔的種子撒進
冷漠人心,再用飽滿著愛的詩歌滋潤
他成為孤獨島嶼的一名園丁
播種純真,繁殖快樂,採收幸福

請誕生這樣的詩人吧。

除了詩,他是個認真、勤勞、能幹的上班族
除了詩,他也是孝順、體貼、顧家的男主人
他擁有健康的身體,芬芳的靈魂
他不再隱藏自己,不再追悔過去
一個這樣的詩人,在深夜裡,伏案
撰述他的偉大理想,暗自竊喜,如果有一天
真的,有一天,誕生的那個詩人就是自己



(木焱整理,2010/1/16) 完

楊邦尼攝影於馬來西亞:

 

詩的暗影

















詩的暗影

















詩的暗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uent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