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個人都有自己看電影的方法,特別是資深影迷。
然而正如艾德勒與范.多倫在其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裡開宗明義所引用蒙田之言:「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看電影也是一樣,沒看過固然不知不明,但即使看過且看了很多,也未必就多知多明了些什麼——重要的還是怎麼去看以及看到了什麼,也就是你得先找到自己看的方法。
不同於大衛.馬密透過自己在電影編導實務上的融會貫通所凝結出的那本「薄」大精深的《導演功課》(On Directing Film),肯.丹席格爾所著的《導演思維》乍看像是一部電影導演的封神榜,其實卻是從觀眾與導演的中介者角度出發而提出的「看(電影)的方法」。然而正如艾德勒與范.多倫在其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裡開宗明義所引用蒙田之言:「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看電影也是一樣,沒看過固然不知不明,但即使看過且看了很多,也未必就多知多明了些什麼——重要的還是怎麼去看以及看到了什麼,也就是你得先找到自己看的方法。
肯.丹席格爾在書中將導演分成三種:合格導演、優秀導演及偉大導演,分類的標準則是依照導演對文本的詮釋、對演員的態度以及對鏡頭的運用,包括後期的剪輯;然而他並不是要建立一組可以量化的評分項目,或者蓋棺論定哪個導演合格、哪個導演優秀,誰又是偉大導演等等,這些並不是書中論述的重點;而在於文本詮釋、演員調教、場面調度以及鏡頭運用,乃至整個拍攝過程中其他細節的選擇與決定等等,這些面向均是一個導演的分內之事——肯.丹席格爾綜合稱之為「導演思維」(The Director’s Idea)——要評價一個導演,自然應當從這些面向著手;而這也是本書最精采可觀的部份:作者整合歸納至少上百位導演、述及近千部影片(稍嫌遺憾地,全是歐美電影導演),並從中挑選出包括希區考克、柏格曼、楚浮、波蘭斯基、庫柏力克、馮.史卓塔、比利.懷德等十四位導演作為評論範例專章探究,主要還是為了建立評價導演工作的論述架構。
從實務工作者的立場來看,這幾個面向也的確是「導演思維」的核心,大衛.馬密的《導演功課》就是從「說故事」開始講起,最後講到「導演工作」時翻來覆去也只是強調這麼兩句:「該對演員說什麼?攝影機應該擺哪裡?」
這兩句對電影導演而言真是大哉問!每個拍片現場都有不同的狀況,每個導演又都有自己的「導演思維」,因此絕不可能有標準答案,甚至連依循的原則都沒有——這正說明了導演工作所具有的創作本質。
或許有人要問:既然沒有普遍性的原則與標準,又如何來評價導演?
我的看法是: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每個導演一旦找到自己的答案(根據他的導演思維),那個適合他的評價標準就會自己跑出來。
難能可貴地,肯.丹席格爾仍然找到了一些簡單明瞭的例子,說明合格導演和優秀導演甚至偉大導演的差異。例如亞德里安.林恩和庫柏力克都拍過納博可夫的小說《蘿莉塔》,但是前者只是平鋪直敘講完整個故事,沒有給出什麼特殊的觀點,在文本詮釋上已經失之貧乏,對於演員指導及鏡頭運用也無甚可觀,但是觀眾仍然能清楚理解整個故事;相反地,庫柏力克導演的《蘿莉塔》(Lolita,1962)在層次上就全然不同,雖然肯.丹席格爾沒有舉例說明任何一個鏡頭,但我很願意在此補充:庫柏力克的《蘿莉塔》開場第一個鏡頭就以特寫直拍蘿莉塔為自己的腳趾一根一根仔細地塗著指甲油,四個趾縫中還夾著棉花,這樣一個簡單的鏡頭便已把蘿莉塔這個心智比身體早熟的少女心態表露無遺。
亞德里安.林恩選擇平鋪直敘的方法說完故事,因此評價他的標準也就簡單直接;庫柏力克則幾乎每個鏡頭都能單獨提出分析,整部片的演員表現與文本詮釋也都層次繁複,因此評價他的標準必然更加複雜而與前者有所不同。
又例如在說明由攝影機位置如何評價導演工作時,肯‧丹席格爾比較的是麥可.貝的《珍珠港》(Pearl Harbor,2001)及庫柏力克的《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1964)裡的轟炸場景。
在《珍珠港》裡,當日本飛機投下炸彈轟炸船隻時,攝影機是跟在炸彈屁股後頭一起往下掉的,「這雖然是概念化的影像,但最後它只會引發興奮的情緒,而非更為深沉的感受。」肯.丹席格爾如此說道。
《奇愛博士》則不然,庫柏力克讓B-52轟炸機機長史林.皮肯斯以牛仔的姿勢騎著炸彈一起向下掉落,「庫柏力克把一個敘事動作——轟炸目標——轉化為另一種意義層次,不論我們是把它當作反戰或是反牛仔神話與心態,這個鏡頭都有轉化效果,它比它敘事部份的總和更富有意含。」
庫柏力克與麥可.貝的導演評價應該是很清楚的了,但我仍願再次加以補充:這個鏡頭的設計其實始自希區考克1945年導演的《意亂情迷》(Spellbound),精神病院的老院長在最後被女主角英格麗褒曼揭穿謀殺新院長的罪刑時,拿出手槍來指著英格麗褒曼,這時希區考克讓鏡頭緊貼著手槍槍把,只見槍管慢慢掉轉方向最後指向了老院長自己,觀眾立刻便明白他要自殺,這個鏡頭設計的高明處在於導演不直接拍攝老院長罪行被揭發時的情緒表情,便能讓觀眾完全明白他舉槍自裁的動機與心情,雖沒有庫柏力克那種意義轉化的效果,但能夠設計出這種鏡頭動作來引導觀眾進入角色心境,希區考克真不愧是導演教科書。
而在《珍珠港》之前,凱文.雷諾斯1991年導演的《俠盜王子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也使用過這種鏡頭,由凱文.柯斯納飾演的羅賓漢一箭射出,鏡頭貼住箭尾一路跟著射向目標;與麥可.貝一樣,這樣的鏡頭運用就純粹只是引發觀眾興奮的情緒。
肯.丹席格爾試著藉此書告訴我們:當攝影技巧跟著電影史一路發展至今,技術從來就不是決定一部電影平庸或傑出的關鍵因素,「導演思維」才是真正的王道;作為一個影迷觀眾,你究竟不可能只看故事就獲得滿足!
只不過我也在想,若同樣依照肯.丹席格爾的論述架構,將電影觀眾也分為合格觀眾、優秀觀眾及偉大觀眾三類,我會是哪一類?
※本文同步刊於台灣電影筆記之電影書架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