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間的索引──《兩次的河》讀後 

今年暑假到有河book,隱匿便預告《兩次的河》出版計畫。當夏天離開,秋葉飄落之際,它從淡水河畔來到大西洋岸,波光映照波光,時間靜靜流淌。 

這本書的紙質我很喜歡,象徵玻璃的選紙以平滑為訴求,其餘的頁面則充滿纖維感,手與紙一接觸,屬於過日子的紋理便跳出來,像一隻輕巧的貓。 

《兩次的河》共收錄五十九首詩,五十九首詩替有河book的落地窗創造獨一無二的人文風景,這面玻璃已成穿透的書頁,詩人們從心吐詩,燦爛的詩句短暫的與天光雲影並肩,而後靜靜地被擦去,猶如時間無法挽留。 

無論站在窗內或窗外,詩人皆以書寫的狀態入鏡,這恰巧是詩人最認真也最迷人的定格。編排組合後的頁面,總有幾隻貓慵懶的與字共處或看似吃字,只有郭品潔那一頁毫無貓蹤,露臺空空蕩蕩,也算奇特。 

隱匿記錄詩人寫詩過程的文字,絕大部分襯上黃昏和夜晚的照片,有好幾頁是漫天紅霞的景致,美極了!我讀著讀著,總感覺返回從前去淡水看夕陽的日子,當時,怎知日後會有一間緊臨河畔的書店,日日夜夜守候許多人共同的記憶呢? 

隱匿捕捉許多有趣的細節,比如說,印卡的新書分享會結束後,撂下狠話:我是不簽名的喔!可隱匿幫我留的那本詩集,卻有他的筆跡,真的是賺到了!隱匿形容車前子的詩像一齣黑色喜劇,堪稱一絕:「這隻蛋對另一隻蛋冷言冷語的嗆聲,但是其實,他們是在同一個熱鍋裡,他們的跳動並不全由自己……」。另外,隱匿在潘家欣來的那天寫著:「在這樣的時刻,我們還是有可能感謝的,畢竟我們身上還配戴了一首詩,國王的防彈衣。」如此精彩的文字,在數十篇的記錄文中比比皆是。 

這回的玻璃詩,全是精挑細選的段落,連筆跡與寫法,似乎都比上一本玻璃詩成熟。詩人們在此,以摯情卸下詩行,隱匿收網,分享鮮味的營養。我捧著時間的重量,一讀再讀,卻見詩一再地從指縫中溜走,搖擺至眠夢的星星,只剩魚鰭甩光。 

有趣的是,同一片玻璃,不同人靠近,也產生不同的效果。曼娟老師書寫的玻璃,立即變得和她一樣優雅迷人;羅智成前面的玻璃,蘊含神秘智慧的品質;朱天文觸及的那片玻璃,古典得彷彿線裝書;而陸君萍展現的玻璃,豪氣得似乎、似乎快炸開了。 

詩人的筆跡差異頗大,其中不乏瀟洒漂亮的字體,以簽名來看,我最鍾愛林婉瑜三個字,這三個手寫字就像她的人、她的詩,既清麗又內斂。林蔚昀與波蘭詩人一起入鏡的照片,襯著異國語言,映著三色筆跡,竟有大型海報的錯覺。這些實質上不可能重複的剎那,因付梓的玻璃詩,完整的保存下來。 

《兩次的河》按照時間排序,依稀可見天空在,山在,夕陽在,河在,書店在,貓在,遊客在,濕地與黃槿樹卻消失了,河岸風景也改變了。我不懂,觀光發展的重要性為何高過於在地居民的感受?我也不懂,整齊劃一的人工風景為何搶奪自然界生命的棲地? 

反觀我居住的大西洋岸小鎮,堅守百年前與百年後的景觀不變論,所有的森林、濕地、河流、古蹟、老橋、農場、海灘……面貌依舊,不曾因任何理由破壞過。甚至,區區一間連鎖三明治餐廳想入駐,也要經過居民投票表決,最後,規定該店不能有 Drive-through 服務作為條件,才允許它開幕。這讓資本主義掛帥的城市看來,簡直是迂腐。但在小鎮居民眼中,守護環境的寧靜與安定,才是長久生存的法則。 

以這樣的心情來讀《兩次的河》,它就是鐵證如山的文本。它記錄河水的幸福與嗚咽,它像刺青般,留下當時的雲影、山影、光影、樹影……。所有的詩句都像葉片,一葉葉飛奔至永遠,也像無法複製的波光,躍亮為真實的索引。只有時間,似動未動,始終不說話,遠遠的彷彿一枚逗點,標在那兒,尚未翻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uent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