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3月31日(週六)19:30 地點:淡水有河book
活動內容:詩篇導讀、影像詩放映、詩歌演唱
詩篇導讀:黃粱 影像詩:蔡宛璇 詩歌演唱:羅思容
地址:淡水鎮中正路5巷26號2樓(出捷運站沿河岸步行5分鐘)
主辦:青銅詩學會 費用:免費參加,自由入座
迴旋黑暗抒情的經驗異地 ─《潮汐》:海的交響詩 文/黃粱
序曲
蔡宛璇新詩集《潮汐》,以文字的波光映照故鄉的環海場域,放任知覺經驗流動開掘異地,詩篇多聲部共鳴的海之交響,試圖將群島與海洋轉化出一種屬於個人視域的心地風光;從事影像藝術的創作特質,也使她的詩在現實生活與心靈想像之間流離運動,生命經驗與詩歌經驗交談互涉,呈現影像斷片交錯浮動的詩歌景觀,詩意言說恍惚介在解釋者與被解釋者之間來回探問,鬆動生命與生存模式語彙的確定關係,在勾結與叛逃之間,現實時空與生命影像同時被擠壓、變形與重構。
《潮汐》收集作者十年間的文字浪花,如潮的日子浮沈交替,詩中因遍佈經驗的暗礁,時而激盪洶湧時而幽婉徘徊,既非此地亦非彼地──凹陷的詩意黑洞裡,漸層蒼老的音色迴旋著黑暗抒情……
第一樂章:獨奏與交響
<小島>
野菊花說
我的屬於我的季節
就要來臨 在那
明媚潮溼的五月
在南方那日光小島
沒有飛絮亦無繁花
亦無
市聲喧嘩
而動物們都不愛說話
褐色毛皮閃質樸光澤
溫熱的血流動於下
動物們不愛說話
因為僅只感覺就足夠
使將臨的夏天
發酵
陽光烤箱
含穀糠的麵包
而風自海上來
帶來魚的鱗片候鳥羽毛
生活的味道
一朵朵微笑
如浪潮
野菊花說這是屬於我的
我的小島
經過歲月日夜沖刷的島嶼,知覺土層在沈默中擾動,漸次開啟嗅覺根鬚與觸覺岩孔,閉上眼縫,感覺微潮、溫熱、膨脹的初夏空間裡,海風野曠的氣息,生活豐實的質地,野菊花搖曳的微笑。<小島>是作者1997年的海之習作,語調近似獨白,在感官知覺開放中體會經驗交響的微妙。<漁纇>這首詩,嗅覺、觸覺更肆無忌憚地取代了習以為常,以視覺為主導觀察世界的角色:「憑吊它的氣味」、「神經索引插座」、「舔掉地平線」、「用掌心吻時間」,而眼睛的功能將被深層化,用來傾聽……
他用粗糙的手法補了一些
斷裂的
線。床邊掉滿筆心。在枕頭下
他放了一顆深海魚的眼睛
用來
錄下每一次自己
翻身的聲音 ──<漁纇>節選
在現實生活空間裡契入心靈想像的風景,使得夢在海底游動的聲音,奇異而傳神地被收集在枕頭邊。
海是可觸而不可及的宏大存有,誰也無法擁有它!海的整體不可分割性,海毫無保留的赤裸坦蕩,在<夏天裡線條和它的影子>這首詩裡,作者以「想起海,它們相擁 / 以刺骨的裸」,刻骨銘心地傳遞海的無私擁抱,海的光明觸受,「天晴的晚上 / 整城的魚骸被堆聚在港口 / 它們焚燒那些夜裡的出航」,陸岸被欲望搜括後的景觀,則以腥臭的港邊夜焚影像來表達。嗅覺與觸覺所傳導的詩意迴響,協同視覺意象,共同擔任海之奏鳴的重要樂手。<黃昏>則是2003年冬天,作者對一場即興實驗音樂會的詩意演化──
<黃昏>
瞬時,裡頭的光線擦亮
又很快轉暗
風和寂聊被擋在
門外,那些曾故意被製造的聲音
爆裂成碎冰
大提琴
透明的琴身
椅子
邊緣銷蝕
一些重量和許多鞋子的形狀
遠洋電台
舉起手
以筆梳髮白髮落下落下落下長駐的是
世界
他幻想過的一種老年就是每天
去看看海
逐漸
讓自己變澀
變鹹
去看海
看海裡
濺出來的音樂
將音樂的時間性韻律修改作實體象徵──「聲音爆裂成碎冰」,轉換成空間音色──「裡頭的光線擦亮 / 又很快轉暗」,聲音導引出詩的物質想像,以文字意象呈示音響的內面共鳴,被磨損、被拉扯、被切碎的聲音流動之跡痕;聲音又推迫了詩意的身體想像,生命逐漸變澀變鹹的微響被細心靜聽。當海的交響類比於身體的演奏,身體幽暗的波動推盪語詞的細浪,身體正在確認著存有感;體覺經驗啟動身體書寫,顛覆傳統話語「視覺-心靈-語言」的發聲模式,詩的意緒在舉手投足間滑動,以筆梳髮白髮落下,而世界長駐。詩人在心靈旅程上揮弓獨奏,身體知覺的琴箱響徹波濤
第二樂章:聚合與消散
<然後>
和你交換過一口
芬芳的井
那是在靜謐的夜裡無息地垂直下降又
昇起。
然後是大海
然後是拍岸的浪
然後是一枚潮溼的貝類
然後我的
我的指腹 出現珍珠
如果星子們是無邪的
願我們的笑靨無垢
放心吐絲
將手握緊安歇在黑夜
時間不再 成為洪荒一場
我們在時光的羊腸小徑上流浪
然後是神秘草原
然後是芬芳的樹
然後是海洋
<然後>全詩的匯歸處也是海洋,將生命的枝節匯合於整全浩大的一,取消了現實的蔽障與性別的隔籬,進入心靈冥漠的區塊;「我的指腹」有相互約定的象徵意涵,「出現珍珠」比擬愛情。對比<然後>真摯的聚合,同時期寫作的<青苔>,愛情因牽強轉身消散;微笑仍舊潮浪洶湧,表情如海邊岩石駐滿青苔,難以辨識本來面目。如果潮浪似欲望,永恆地在情愛漲退之間流連,迎接或拒退,是否恆為人生兩難的取抉?欲望危險的夾縫間左右排盪著:芬芳的寄託與迷幻的慰藉,而光陰試圖將「藏在潮浪間的日子」遺忘。
<濱海>
--如今我只是試著把自己置於一個較接近深海的角落。除了愛,沒有任何理直氣壯的理由。
沉緩的速度然
瞬間的觸知
雨針狀的刺自左胸
漫漶
連指尖都不得安寧
時間感混亂著
故事交雜
空中的花粉與季風
漁船的引擎在遠處的海上
發著悶響
濕軟深陷的土地
植物以根部傾聽
那一刻它覺得自己正迎著鹹溼的海風
船桅上浪花不時濺起
它身上流動的綠色血液經過千萬年
的藏匿化成了人魚眼珠的祖母綠
半夜裡
為了深刻地浸透月光
它開了花
<濱海>彷彿愛的禱詞,以女性沈緩下降的舞姿,全然開敞知覺的邊境,不可思議地進行二度變形,從而達到完全的傾訴與靜默開放。第一次心理變形的主題是藏匿,敘述者化身植物的根鬚,深入土地側耳傾聽隱微濕軟的心事;第二次心理變形的主題是轉換,綠色血液因藏匿太久,結晶成人魚坐對孤月的瞳眸與淚光。
詩是一種允諾嗎?當心情故事昇華成詩章,心事的魚敢於游上岸,無視沈溺之苦,忍受欲望發酸腐敗的氣味,「在晴朗而潮溼的島上我們將練習走路 / 在橋過多且彼此相親的島群上 / 那些倒影就是我們的屋簷 // 打撈溼滑的想像,誘捕廣場音樂的碎眼,/ 深夜潛行歡笑數聲苦過古老的船舷。」(<島語潮詩>),潮濕的島嶼場景與沈溺的心理空間互相牽扯。
在生命經驗與詩歌經驗之轉換裡,「經驗」游離在被解釋者與解釋者之間,當經驗在詩篇中傾靠於被解釋者的位置,如<島語潮詩>,垂盪之記憶不因時間經歷而耗散,情感被詩中文字聚合在心尖;當經驗試圖轉化成解釋者,聚集在生命道塗上的心理影像,因主體意識高揚而剎那消逝──在<31.12.鹿特丹>的歲暮回顧,作者以手的觸覺記憶翻開歲月,愛與恨,皆猶似做夢般地不真實。大海漲落在灑鹽的空氣中,浪花環伺著孤獨的身影忽然聚散,生命潮汐的樂章隨之浮沈……「對潮溼的敬意讓我將手一頁一頁翻開。裝著在等待中甚麼人即將來臨。撕開手心拋出就是一個永遠 / 血在原地慌忙作夢 / 來得及的叫愛,來不及的叫作恨」。
第三樂章:缺席與在場
<椅子>
愛過的人都走了。
只留下
他們用體溫彎曲過
的形狀
一張空椅子可以引發多少聯想?空椅子殘缺的在場顯影了永恆的缺席者:愛情。承坐其上的身體來了,又走,「都走了。」直截點明生命歷練啟發的無情洞察。缺席同時也是留白,以有限的在場引逗無窮的想像。<事件三則>輕描淡寫地追述了事件的餘響,誘惑讀者追問事件缺席的內容?只見事件之影響持續積疊,如塵埃不斷加覆在歲月的身體上,以靜默觀星的夜景暗寫無語問天。事件雖然戲劇性地缺席,事件氣息卻陰魂不散,殘響淡漠地迴繞在穿廊久久難以忘懷!
<事件三則>
塵埃漸漸累積
塵埃 漸漸 累積
…
昨天夜裡下著雨
我走到街上
去看
光線在夜空裡繞
…
下午的穿廊
傳來母親和她手指
指紋的味道
在場者與缺席者共同構成了空間裡的存在感,作者兩面觀察,捕捉不同的生存速度與心理音色,以多重視域交疊表現出詩篇獨特的存有觀。
蝣者,朝生暮死;魂者,暮生朝死,<蝣魂>一詩整合了生者(在場者)與死者(缺席者)在同一框架,以滿盈鬼氣的文字傳達對生命實存的冰冷透視──
<蝣魂>
那已死亡的人在我們面前
抬起我們
引我們
點燃一根煙
路旁那棵蒼老的栗樹
新芽滿枝
春天的夜晚是充滿
遊魂的時光
它們在相互接錯的瞬間所引起的寒顫
常常使我感到血液的溫暖
流竄
春天的遊魂是布滿
流光的夜晚
總是有些風
正在勾勒
或者搖動
夜色裡街道
那麼遼闊
大樓裡的齟齬
電梯裡的屏息
門牌紛紛鬆落
燈下啃食冷肉的男女
那已死亡的人在我們面前
引示我們
替我們的軀體薰香
生命有陰陽,繁華衰敗無盡循環,以故人類文明愛喜種種裝飾,欲蓋彌彰,越是掩飾敗壞,愈見其加速腐朽之事實,掀啟了缺席者廣大無邊的虛無力量。<列車上的信徒>也是作者黑暗抒情的代表作,影像特質極其強烈,無論詩篇中的無名大火、時間芒刺,還是生死相參的風景,生命終結與死亡開端相對錯車的瞬間,肅然引起一陣詩意寒涼──
座位上,他們互相陳述對方殘舊的往事。
紛紛以各種方式消失。窗外的樹看起來還
是綠的,枝幹早已焦黑多時。
突然之間,車速
慢了下來,另一軌上的幽靈們
不得不
向後急逝
──<列車上的信徒>節選
詩是生死場,創造虛無以撫慰實存,作者以詩篇拓建一方具有悲劇意識的空間,似乎用虛無承擔了現實的重負,消解死亡與虛無對生存嚴峻逼人的侵蝕感。《潮汐》中的詩篇四下流離生之呼號,印證了在場者對缺席者的感應與召喚;而斷續缺席的人生場景同樣顯影了隱蔽的心理在場。缺席也是女性話語在男性話語?權社會的真實處境,<島語潮詩>中的「鳥溺魚唱」隱含著陰性書寫拒絕上岸的堅持與無奈,「練習走路」何其艱難!作者于在場/缺席兩地穿梭,為生命尋覓一間安之居而了無所得,或許在文字中棲息是其解決之道。這些詩文字像飛行在空中的箭矢,生活只是它地面的影子,詩可以提供解放生命之鑰嗎?它永遠比生活的姿態更高邁,比生活的尖端更超前數尺之遙!
第四樂章:離開與回歸
<失 ______ 明>也是顯隱互現的詩篇,從失去眼睛(失)到重見光明(明),這首詩恍惚經歷了許多年才完成經驗轉化。是真相之光太劇烈,導致生命忽然失去視覺感官能力?還是抱持絕望不再相信可見世界,引致無法觀視人間萬象?一場炯炯大火般燒遍世界的死亡之吻,瞬間逼近生命經驗的知覺核心--
<失 ______ 明>
海在牆內,時間自角落
暗暗堆疊。
對於今天來說,什麼是可能的
一瞬間
他失去了眼睛。
…………………………
我十四歲
離開的地方四周全是黃沙
直到咽喉
我常常
一個人在河邊
慢慢堆疊石頭
我想走
我想要用長遠的路
把亡靈們給的親吻
全部甩開
去看海
一直看
看到眼瞎
…………………………
世界誕生中
向盲眼者
現出
萬物的形態
你一個人
在岸邊靜靜堆疊石頭
這是迷宮的上游
一叢老荊棘
日漸消亡
一瞬間
黃沙淹滅
一整個國家
──給那些不得不離開的人們
11.03 / 9.02.04
<失 ______ 明>以刪節線分割全詩成三個段落,轉換生命經驗場景。對於被經驗刺瞎雙眼者而言,欲重獲正視世界的勇氣,唯有經歷另一場劇烈的生命經驗,再度失明以便重光。「世界誕生中 / 向盲眼者 / 現出 / 萬物的形態」,盲眼者也是代面的吟遊詩人,帶領生命返還黑暗的子宮,二度誕生,吟唱出先知般的歌謠。 蔡宛璇 十多年來寫就的詩篇,遍佈關於「盲」的系列意象與變奏:隱匿、潛行、地下室、地底、夜、黑暗、幽靈等,這些烙印上黑暗抒情印記的詩篇被置放在「生者/死者」、「醒/夢」、「愛/死」、「實存/虛無」、「日常生活/心靈想像」等,一系列「在場與缺席」交談互涉之活動影像與場景裡,型塑一座荒闊蒼老的黑暗磁場。她的《逆時鎮》系列詩篇這個特徵更為焦聚,讀之令人怵目。<失 ______ 明>處理生命經驗與詩歌經驗轉換的方式,是同時承擔經驗兩面的重負,以詩的直觀深掘經驗結構與象徵義涵,轉化經驗被決定被解釋的命運,開拓出生命經驗的主動詮釋權。
對於離開大海懷抱走向世界的島民,故鄉成為一叢日漸消亡的老荊棘,海的響盪只能在夢之潮汐中翻湧。「人之棲居」是作者主要關注的命題,《潮汐》在身體知覺、人的存有位置、生命關係網絡,持續十年時光的詩意開敞中,將海亙古長存之鼓動,融會在生命潮汐之波湧裡共鳴,譜出一闋海的交響詩。然而生存的價值維度究竟皈依何方?如何找到一個可以回家的理由?在<母親島>蘊含人世悲憫的虔心書寫裡,命運之海與心靈之海點滴匯聚,靜默開啟了一方心靈與故土相親相靠的契機;「母親」從經歷妊娠的母性身體的「妳」,到懷抱眾生命的母親意識的「你」,生命與生命之間跨越了性別與階層的藩籬,等待迎接生命共同體。<母親 島>是《潮汐》的總結也是開端……
<母親 島>……現場影像詩放映
「 蔡宛璇 ,澎湖群島出生,對人和空間的想像,定錨於窗邊的鹽沙和海濤間的起落。……造型與影像藝術工作者,創作重心圍繞在探討城市風景與建築空間,以及人對於他所居環境提出個人視域的重要性。同時從事素描與詩文字創作多年。……」(《潮汐》作者簡歷)
「文字在如潮的日子間隙被一一註記,完成,下沈,靜置海床。詩的本身並與生命原初經驗相互勾結。……如同以雙手瓢取海上昇起浪花般,就著日頭,在泡沫消失前試圖細究其間之閃耀明滅。以此書的出版作為我與島群的內在對話之鏈結。……」(《潮汐》前言)
《潮汐》.作者: 蔡宛璇 .出版單位:澎湖縣文化局.出版日期: 2006年12月
個人網站http://wanshuen.free.fr
- Mar 28 Wed 2007 15:20
迴旋黑暗抒情的經驗異地 ─《潮汐》:海的交響詩 ●黃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