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零雨.jpg

時間:2月10日(週六)19:30 地點:淡水有河book
詩篇導讀:黃粱
詩歌朗誦:零雨、黃粱、羅思容
主辦:青銅詩學會
地址:淡水鎮中正路5巷26號2樓(出捷運站沿河岸步行5分鐘)
電話:02-26252459
活動內容:詩篇導讀分享、零雨詩歌朗誦會、零雨詩集現場簽名
導讀詩集:《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

注意事項:
1. 本次活動採開放式,免報名,免費參加
2. 場地座位有限,敬請提前入坐



深密的祈禱聲:零雨詩歌的生命追索

文 / 黃粱

「天色漸漸灰了,隔著小溪你可以望見一牆矮矮的樹籬,幾隻犬吠,薔薇羞澀地綻別上晚風的輕衣,夜鳥日復一日追尋著夜,熟悉的石子路,炊煙召喚還鄉的遊子,水邊的浣衣女,溫柔的家窗燈影如滿月……」這一幅家鄉的詩意圖畫不是想像中的美景,而是我對八十年代賃居灣潭時期的鄉村素描,到此山村要翻越山頭,划渡小溪,經過土地祠,散佈著稀落人家的村路上,不時溜竄一兩條狗出來打招呼,番鴨神氣搖擺在蓮霧樹下,野薑花盛開於水墘。零雨的詩<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以虛心探問的語調,召喚一系列具有象徵意味的故鄉風光,與我曾經生活過的鄉土竟神似,風之冷暖、光影浮沉、氣息漲落、人事更迭等風土人情點滴在心頭。
零雨詩篇緩慢歌吟之風,從《特技家族》(1990-1994)、《木冬詠歌集》(1996-1998)、《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2000-2004),一路走來漸行漸緩,疏慢的節奏引領時間的步伐,等待時間悠長成光陰,石化淡漠的歲月,浸潤於生活之靜穆裡傾聽詩意窸窣,直令身體滿溢出日常勞作框景,盪漾生活之美。以簡筆水墨勾勒人之棲居的遠景,向神詢問,人究竟要如何行事?才能像樣地活著;要等待多久?才能贏得一個歸宿──人可以安居樂業之所。<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積疊了信仰與傳承,土地與家屋,生殖與勞動,生活與審美,最後匯聚於「追霧」,追問歲月到深情忘我之處,直至人性恍惚了「計算」之心,映照出「存有」的本來面目。

<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

要翻過幾個山頭
才能經過那個土地祠

要經過幾個土地祠
才能出現那條小溪

要種幾棵松樹柏樹
才能到達那片密林子

要生出幾個黃板牙的村人
才能看到那個村落

要拿幾塊溪邊的石頭
黏上土角
才能變成房子

是誰長大之後就是祖父
幾條狗能出去打獵
幾隻獸從深夜的山中扛回來

幾隻雞構成一個
小有規模的黎明
幾隻鴨跟著竹籃子
去浣衣

是誰在鐘敲三下時
成為女人,點起油燈
浸豆子
作豆腐
洗蒸籠
做年糕

是誰用竹枝子
撐開窗戶
把山坡上的百合花
迎進屋來
(到底幾枝百合花)

到底要翻過幾個山頭
追到霧,追到秋天的柚子
冬天的橘子

追到那個精算師
問他到底怎樣
才算是故鄉

零雨詩寫作啟於1983年,前十年之詩探索專注經驗模式與文化符碼之轉換,將感覺形象以結構性隱喻釋放出來,以語詞粗石塊辛苦砌造一堵堵詩歌厚牆,建築一座造型獨特的零雨詩屋,以詩集《特技家族》為代表。晚近十年,零雨之詩探索延續其自造磚瓦的手藝勞作,詩意空間拓建著意於生存之沉澱與上揚,逐步邁向人與詩俱老的情境;詩律步伐更緩慢,語詞涵蘊更厚實,語言編織更率性自由。綜觀零雨詩,文化根基土壤深厚,象徵譜系枝枒相接,彷彿自然生長了二十年的一株語言樹。
「父親」這個語詞與主題在零雨詩中不斷衍繹,始終和「死亡」的風景相疊映,《特技家族》中的<父親在十字架上>,赤裸的父親被挖空了眼睛、鼻子、嘴巴和舌頭,「父親」的死亡創生了「我」,「我聽到父親對我說話 /。他們遞給我父親的 / 說話 / ──這是無法磔轢的部份了」,因為有了語言之交遞,文化精神悲慟地傳承著。《木冬詠歌集》<父親在火車上>拓展了<鐵道連作3>「父親-火車」的意象,場景的時空佈置更複雜,語言律動混融了歷史記憶與生命情感,詩篇開端死亡氣息迎面撲來抵住咽喉,「一塊剪裁的黑布 / 綑紮你的雙眼 / 而木塞,嵌入你的耳朵」。在本詩中,時空被語言之鎚反覆擊打成一塊組織結構特異的合金,「時間」的火車上,父親乘坐的那一列兀自開動了,時間的軌道猛然分割出生死斷隔的兩邊。語言之鎚先將父親的淚疊置在我臉上,令回憶中的故鄉溪流追上現實的我;語言之鎚又將死亡當初迴響的淒厲,絞纏住火車輪軸永續迴環的捲動聲音。
2006年底出版的新詩集《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裡,<父親>標示了一個突出的副題:「請問這裡的出口在那裡──父親的最後一句話」,「父親」這個符號的隱喻性括弧首度被取消,詩篇因此幻變成觸手可及般的活動性身體,心靈風暴像似突穿了身體裂隙蜂擁而出。

<父親>

請問這裡的出口在那裡
──父親的最後一句話

他手拿鐵鍬他說
要蓋房子

木樁打好了
牆壁圍好了

他有一個黑暗的房間
蓋在一個孤獨的傷口上

每天晚上和夢吵架
用棍子互打
用喉嚨互吼

他躲在陽台
以為夢捉不到他

但他忘了帯耳朵
他懼怕聽他
說出生活的話語

這些令人難堪的房子
每個房間住滿
各種睡眠

注視他躺臥久久
不醒來的夢

請問
這裡的出口在那裡
他說要記住這個夢
和夢中人的話語
然後把鐵鍬交給我

用有形的物質鐵鍬蓋房子,蓋在無形的心靈傷口上,夢想的建築行為與現實的生活話語產生劇烈的衝突,甚至相互辱罵與毆打。「他說要記住這個夢 / 和夢中人的話語」──生活實存裡的父親在詩的終結處又再度被夢的括弧虛擬而消失。父親將夢想的建築以及夢想在現實中找不到「出口」的困頓一併交付於「我」,這是全詩唯一的出口。<父親>一詩開篇以「父親最後的一句話」無端開裂死亡的深淵,令死者的身體氣息瀰漫全篇,將讀者主動拉近到語詞身旁,追隨語言之逼問,詩意迴響同時漫擴于身體與心靈。「父親」之主題在零雨詩篇中同時呈現先知與受難者的面目,懷藏生命救贖的意味,豎立一幅幅有關精神與靈魂的自畫像。
零雨詩的意念軸心是對生命之愛的求索,詩行間隱約流淌著深密祈禱的聲音。1993年的詩作<特技家族>全詩演義著人類馬戲團般的景觀,超現實地呈現存在的荒謬感,在冷靜的美學中潛藏溫熱的人間關懷,流露出宗教向度。爾後的<愛之喜組曲>零雨轉向了淡遠的美學,語言節奏得其中和,素樸地直面生之原始:來日大難,口躁唇乾;今日相樂,皆當喜歡……

<愛之喜組曲3 相逢>

在乾旱的河谷,不知名的
一次相逢

曾經叫做黃河,叫做長江
我的淚水
從他的眼睛流出

然而旅行太久了
如今怕也流不出來了

如果叫我笑
我也能夠
只是此去,必是杳無人跡了

追悼雙十華年的<木冬詠歌集>,零雨的詩藝解散了結構,更加沒有次第,在歲月之清肅與冷寂中回首,喚醒心之初衷,語言直似一種召喚,彌合人天之間的裂痕。「上天垂憐…… / 一棵樹在祈禱 / 白晝與黑夜都停止 / 空無中,語言滿溢 / 沿著階梯,回到蒼穹 / 而歌聲揚起……」。是什麼情由造就如此的感覺與聲音?是有限者對無限之渴求嗎?是什麼力量在連續追索留下信箋?正如新詩集的壓軸之作<喜瑪拉雅>所啟示,生命的誕生即神性之顯現,語言也是一種聖潔的創生;當人與神和睦相處,「活著」才成為正當的存有,而不再是一個藉口。
但我更愛慕<有果實的客廳>,伴隨著蕭邦的鋼琴聲、溫熱咖啡與書本,我們來到了詩意的早晨,想像自己是喬治桑,在溫情柔意的客廳裡聆聽情人的彈奏,想像愛情,枝枒交纏的兩株樹,琴聲熱烈,愛情是黑暗中身體唯一的記憶,想像情人端來一杯熱茶,琴聲清泠,詩意的想像似乎也贏得了歲月,如果不?至少生命變得比雪花輕盈,紛紛落下純粹雪白的文字,迷離閃爍在無邊無際的黑夜裡。

<有果實的客廳>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李清照<聲聲慢>

1
蕭邦從早晨的鋼琴
揚起手臂,喬治桑端出
一杯溫熱的咖啡……
每一天的閱讀,由此開始
我們揣測,進入室內的光影
因為愛戀著蕭邦,從角落
靜靜踮起腳,蒙住我們的眼睛
留下耳朵,它們溫柔恫赫著

2
我的胸前捧來一盤
豐盛的果實,你採擷了
當令的鮮紅櫻桃

在客廳,柔軟的躺椅
光線從右方斜映
我瘦長的枝幹與你
嶙峋的骨架,互相調侃
──於是,我的身上
長出你的枝椏,你的身上
也有了我的

3
外面落雪了,翻開一本書
我們共同的記憶,落到第99頁
當你逃脫時,我便贏了你
旅途的親吻

笑聲傾覆,在果核、書冊
與墨瀋之間

打翻了一個唐朝的暖爐
一個宋朝的茶碟
──那就不喝茶了
拿出春天的新釀,飲盡
這一杯,就分不清你的詩
還是我的詩

4
但我善於夢囈,在夢中
我走得很遠,遠到看不見你
你也看不見我,歷史抑或
宿命,逼近我,跨大腳步
走進南方的戰場
每一天的閱讀,都從黑暗開始

黑暗碾過我的肌膚
碾過咖啡
蕭邦的早晨
有果實的客廳
我們的書頁──

就從這一天起,我醒了

看到蕭邦,端來一杯
溫熱的清茶──茶漬落在
新完成的詩卷,就像
欲飛的音符──

5
我也懂得了,一種消磨
歲月的遊戲──在黑暗窗口
用盡力氣,把詩拋得更高
更高。高到(黑暗)無可奈何
高到雪一樣的高度,高到
紛紛落下
落入大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uentin.lin 的頭像
    quentin.lin

    隱匿樂多

    quent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