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形之眼》Invisible Eye
作者 / 菲奥娜‧施‧羅琳 Fiona Sze-Lorrain
譯者 / 零雨
出版社 / (法國)靈敏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10.25
ISBN 978-2-9541146-3-7
商品語言 / 英文、繁體中文(雙語對照)
頁數 / 40
定價 / NT$330
裝訂 / 平裝
印刷/ 單色 (封面彩色)
書籍尺寸(單位 : cm) / 23.5 x 16 x 0.5
*****
《種在夏天的一棵樹》A Tree Planted in Summer
作者 / 零雨
譯者 / 菲奥娜‧ 施‧羅琳 Fiona Sze-Lorrain
出版社 / (法國)靈敏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10/25
ISBN 978-2-9541146-4-4
商品語言 / 中文/繁體、英文(雙語對照)
頁數 / 48
定價 / NT$330
裝訂 / 平裝
印刷/ 單色 (封面彩色)
書籍尺寸(單位 : cm) / 23.5 x 16 x 0.5
《無形之眼》Invisible Eye
作者 / 菲奥娜‧施‧羅琳 Fiona Sze-Lorrain
譯者 / 零雨
出版社 / (法國)靈敏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10.25
ISBN 978-2-9541146-3-7
商品語言 / 英文、繁體中文(雙語對照)
頁數 / 40
定價 / NT$330
裝訂 / 平裝
印刷/ 單色 (封面彩色)
書籍尺寸(單位 : cm) / 23.5 x 16 x 0.5
內容介紹 /
被列入美國與國際詩壇具有影響力的「普林斯頓當代詩人」系列的詩人、翻譯家、音樂家——菲奥娜‧施‧羅琳 (Fiona Sze-Lorrain),已出版三本英文詩集,均深獲好評。這本《無形之眼》是她的第一本中英對照的雙語詩集。在題材與表現上她企圖開拓一種新的形式,讓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融為一爐,使詩的視野更為寬廣。讀者可以從這本詩集中的十一首詩,看到她簡練的用詞,文句的音樂性,對主題的關注與營造,以及字裡行間閃現的哲思,使她的詩兼具一種當代感與空間臨場感。這本詩集由臺灣著名詩人零雨翻譯,封面採用臺灣知名畫家葉子奇的畫作,展示了施.羅琳兩個世界交會的奥祕,值得中文世界與英文世界的讀者好好品味。
媒體推薦/
施‧羅琳是一個高超的抒情詩人,她拒絕單純的抒情,以表達她內在與外在的搏鬥經驗。
──《洛杉磯書評》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施‧羅琳的詩,散發出一種引人入勝的奇妙及脆弱性;成功地達致一種挑戰──既深思又無畏。
──《喧嘩》The Rumpus
作者簡介 / 菲奥娜‧施‧羅琳 Fiona Sze-Lorrain
詩人、文學翻譯家、編輯,以及古箏演奏家 。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士) 、紐約大學(碩士) 、巴黎索邦第四大學 (博士)。 能靈活運用三種語言──英文、 法文、中文進行文藝創作和翻譯 。著有詩集 :《我的葬禮貢多拉》My Funeral Gondola(2013年)和《澆月亮》Water the Moon(2010年)。最新詩集《毀滅的優雅》The Ruined Elegance(2015/16年),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並列入「普林斯頓當代詩人」系列。 剛出版的中譯詩集《無形之眼》(中英雙語版,靈敏出版社,2015年),由臺灣詩人零雨翻譯。
所譯多部中國當代詩人詩集深受肯定,曾入圍美國 2014年PEN詩歌翻譯獎初選。譯作包括柏樺 、宇向 、藍藍 、張棗 (以上為西風出版社出版) ,伊路的《海中的山峰》 (即將出版,奶草出版社)等 。另譯有美國詩人馬克‧斯特蘭德的《幾乎看不見》(英法雙語版,2012年)、臺灣詩人零雨的《種在夏天的一棵樹》(中英雙語版,2015年)等。另和Mãnoa文學雜誌合編了三本國際文學選集,由夏威夷大學出版社出版。並與高行健,合著了《剪影/陰影:高行健的電影藝術》(2007年)。
現居法國。
譯者簡介 / 零雨
臺灣臺北人,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研究所碩士。1991年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曾任《國文天地》副總編輯、《現代詩》主編,並為《現在詩》創社發起人之一。1993年以〈特技家族〉一詩,獲得年度詩獎。2004年應邀參加鹿特丹國際詩歌節,2011年應北島之邀赴港參加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現任教於宜蘭大學。
著有詩集:
《城的連作》(1990 ,現代詩社)、《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1992,時報出版)、《特技家族》(1996,現代詩社)、《木冬詠歌集》(1999,自印)、《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2006,自印)、《我正前往你》(2010,唐山出版)、《我和我的火車和你》(中英對照,2011,香港中文大學)、《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2014,小寫出版)、《種在夏天的一棵樹》(中英對照,靈敏出版社,2015)等。
翻譯詩集:
菲奥娜‧施‧羅琳的《無形之眼》(中英對照,靈敏出版社,2015)。
目錄 /
無形之眼
我等待毀滅的優雅
葬禮書簡
我的裸體
標題自殺時
這一次又無來處,或某處
幽微一課
訪客
回歸自我
聖誕節前幾天
巍然高飛
注釋
譯後記
試閱文字 /
選錄:〈我等待毀滅的優雅〉
梅花便落滿了南山。可能是
冬天
可能是春天。此一不同
能給旁觀者什麼?如若
燕子修訂這風,另一選擇──
樹對樹,悲怨
接續悲怨。我凝視
太陽由一球面變為一座宮殿。燃燒
但未釀造災禍。瞬間,或
現今,我的凝視
將中斷。我要榮耀
這空無。我要以此矇矓觀看白色桃樹
作者注 : 本詩第一句來自中國當代詩人張棗〈鏡中〉一詩。我所譯的張棗詩作,即將由美國西風出版社出版。
***********
《種在夏天的一棵樹》A Tree Planted in Summer
作者 / 零雨
譯者 / 菲奥娜‧ 施‧羅琳 Fiona Sze-Lorrain
出版社 / (法國)靈敏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10/25
ISBN 978-2-9541146-4-4
商品語言 / 中文/繁體、英文(雙語對照)
頁數 / 48
定價 / NT$330
裝訂 / 平裝
印刷/ 單色 (封面彩色)
書籍尺寸(單位 : cm) / 23.5 x 16 x 0.5
內容介紹 /
零雨是當今臺灣最具影響力的抒情詩人之一。
她的最新詩集《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剛剛榮獲了吳濁流文學獎新詩類佳作獎。這本首次以中英對照亮相的雙語詩集《種在夏天的一棵樹》,即來自此一詩集中的十五首詩。
零雨在書中提供了一個令人深思的樣本──一方面描繪了田園的靜謐及想像力,一方面展示了人類物化的暴力。在短暫的牧歌式贊頌之後,她無情地刻畫出現代人精神家園的流離失所。此詩集由詩人菲奥娜‧施‧羅琳翻譯,封面採用臺灣知名畫家葉子奇的畫作 ,雋永耐讀,值得細細品味。
媒體推薦 /
零雨詮釋的是一種宇宙人的哲學觀,消解了人間的美惡對立或概念先行。再透過當代感的技巧,體現時間,空間,及人類的生存困境等直指人心的主題。
──《自由時報》
閱讀零雨,有若進入語言與詩歌至深處,甚至已經超越神的領域,彷若閱讀宇宙本身,抵達無所不包境界。零雨的深情而無窮大,恰恰是她作為追問者、對存在與永恆反反覆覆逼近而去最神奇的能源呀。
──《聯合報》
作者簡介 / 零雨
臺灣臺北人,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研究所碩士。1991年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曾任《國文天地》副總編輯、《現代詩》主編,並為《現在詩》創社發起人之一。1993年以〈特技家族〉一詩,獲得年度詩獎。2004年應邀參加鹿特丹國際詩歌節,2011年應北島之邀赴港參加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現任教於宜蘭大學。
著有詩集:
《城的連作》(1990 ,現代詩社)、《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1992,時報出版)、《特技家族》(1996,現代詩社)、《木冬詠歌集》(1999,自印)、《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2006,自印)、《我正前往你》(2010,唐山出版)、《我和我的火車和你》(中英對照,2011,香港中文大學)、《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2014,小寫出版)、《種在夏天的一棵樹》(中英對照,靈敏出版社,2015)等。
翻譯詩集:
菲奥娜‧施‧羅琳的《無形之眼》(中英對照,靈敏出版社,2015)。
譯者簡介 / 菲奥娜‧施‧羅琳 Fiona Sze-Lorrain
詩人、文學翻譯家、編輯,以及古箏演奏家 。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士) 、紐約大學(碩士) 、巴黎索邦第四大學 (博士)。 能靈活運用三種語言──英文、 法文、中文進行文藝創作和翻譯 。著有詩集 :《我的葬禮貢多拉》My Funeral Gondola(2013年)和《澆月亮》Water the Moon(2010年)。最新詩集《毀滅的優雅》The Ruined Elegance(2015/16年),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並列入「普林斯頓當代詩人」系列。 剛出版的中譯詩集《無形之眼》(中英雙語版,靈敏出版社,2015年),由臺灣詩人零雨翻譯。
所譯多部中國當代詩人詩集深受肯定,曾入圍美國 2014年PEN詩歌翻譯獎初選。譯作包括柏樺 、宇向 、藍藍 、張棗 (以上為西風出版社出版) ,伊路的《海中的山峰》 (即將出版,奶草出版社)等 。另譯有美國詩人馬克‧斯特蘭德的《幾乎看不見》(英法雙語版,2012年)、臺灣詩人零雨的《種在夏天的一棵樹》(中英雙語版,2015年)等。另和Mãnoa文學雜誌合編了三本國際文學選集,由夏威夷大學出版社出版。並與高行健,合著了《剪影/陰影:高行健的電影藝術》(2007年)。
現居法國。
目錄 /
譯者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