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收錄於
《聽見書店的聲音:給下一輪想開書店者的備忘錄》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出版
ISBN 978-986-90332-0-6

七年有河 /隱匿 

 

辛波絲卡在她的諾貝爾文學獎致詞中有這麼一段話:「現在、過去和以後,靈感總會去造訪一群人──那些自覺性選擇自己的職業並且用愛和想像力去經營自己工作的人。只要他們能不斷發現新的挑戰,他們的工作便是一趟永無止境的冒險。這樣的人並不多。地球上的居民多半是為了生存而工作,因為不得不工作而工作。他們選擇職業不是出於熱情,而是生存環境。可厭的工作、無趣的工作,僅僅因為待遇高於其他人而受到尊敬的工作──這對人類是最殘酷無情的磨難之一,然而就目前情勢看來,未來似乎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 

用這段話來說明自己為什麼開書店?為什麼在這麼艱難的時刻還選擇繼續開書店?的確是有點往自己臉上貼金。可是,這也的確符合事實。當初我們選擇這個行業,是出於熱情。而我們之所以能繼續這個幾乎可以說是沒有收入的工作(收入全數用來支撐書店開銷),依靠的除了明顯降溫的熱情之外,也真的就是愛和想像力了。 

熱情是起點。想當初我們從原來的工作離職,選擇在淡水河邊開一間小書店,賣自己喜歡的書,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的想法,絕對是出於熱情。然而所謂的熱情,其中的成分大概有一半是盲目。我們也就是在這樣天真浪漫、自我感覺良好、盲人騎瞎馬的情況下,不顧明眼人的勸阻,一頭栽進了這個其實我們並不了解的行業。 

在熱情之後,接下來是想像力。在書店構成之初,店主人腦子裡一定出現過許多天馬行空的想像圖,大多是無法實踐的。那些純粹為了讓自己開心而畫下的草圖,那些純粹為了讓朋友大笑而想出來的書店名字,那些嚴重違反商業邏輯的營運構思,那些被放逐到外太空永遠回不來的瘋狂點子……應該都比最後成形的書店要來得精彩動人、有生命力。但我們對書店最重要的想像力,其實來自於美麗的山川和每天絕不重複的天空,尤其在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景之間的一片寫詩的落地窗,更是多數人對有河書店最美好的熱情與想像。我曾在網路上讀到一篇文章,覺得很開心。這位作者寫道:「坐在有河的露臺上我才發現,原來淡水這麼美!但是為什麼以前沒有發現,非得要有人伸手指給我們看,我們才能看見呢?」 

也就是這樣,我們選擇了自己喜愛的淡水成為第二個故鄉。在經歷過許多次經濟危機之後,書店終於從嚴重虧損、經常借錢的慘況,進步到現在的雖然有點虧損,但勉強可以用稿費或出書的收入打平的情況。驀然回首,已經七年了!我已經在這個位置待了整整七年!坦白說,在這段時間裡,我對太多事情感到挫折,有好幾次,我跟686提起要將書店收起來的想法,但總有各種原因無法放下。尤其是書店裡外的流浪貓,我不可能放棄牠們,為了牠們,我願意忍受一切磨難。我想,這就是愛。或許可以說,這就是我人生中最純淨無私的愛,而這種愛和對書店的愛,緊密相連。 

回到前面提到的挫折。在許多讓人受挫的事情中,最讓我困擾的,其實都不是經濟的問題,因為我早在開書店以前,就已養成了沒有物質慾望的生活習慣。最讓我困擾的,始終都是人的問題,尤其是奧客:自己翻書的時候粗魯地壓書,一旦要買書,卻要求全新的,因為書況略有折損,就和店主爭論這不是新書,應該用二手價賣出;要求我介紹好書,我盡心盡力介紹,最後他問:這些書在台北的書店是否有賣;拿著相機進入書店如入無人之境,大聲喧嘩,把店裡的陳列隨意擺設取景,而後一走了之,就像是我們欠他們的一樣;每個假日帶著小孩來店裡玩貓,請他們不要干擾貓咪睡眠,可憐的流浪貓沒有別的地方可以睡覺,於是他們就在旁邊等待,或把貓咪吵醒之後玩弄。不僅從未消費,而且在外面散播這家書店老闆娘很兇的消息;無視滿書店的人,大聲說出:「我一個總經理在這裡坐了一個下午,卻沒有人來招呼我一聲!」……每天每天,我都要面對這些客人,七年以後,卻還學不會淡然處之,也無法培養出幽默感和慈悲的胸懷,甚至傷害了他人和自己。我有一首詩寫出了這樣的痛苦:

 

<但願我不要像他們那樣>

 

除了忍耐和深呼吸

還有傷害自己之外

我也不知道

還有什麼辦法

 

生活從不缺少磨難

有時為了對抗惡人

我們使用了相同的手法

終於讓我們成為自己

最厭惡的那種人

 

我想這大概就是我的人生課題吧?在我學會以前,即使把書店收起來,我還是必須面對同樣的難題。但我的心裡更常感念的,還是許多好得不似人間應有的客人,而通常這些客人,最後都變成了朋友。如果沒有開書店,我完全不可能想像世界上有這麼多好人!為了保有這家書店,讓他們隨時來淡水都有地方可以逗留,他們付出了許多:每年加入付費的會員;捐款或捐貓食給貓咪;捐出自己的書或商品;明明是會員卻堅持用原價買書……我尤其感念的是有幾位朋友,在我生病的時候,幫忙照顧店裡的流浪貓,有些每天到店裡餵貓、有些則將生病的貓帶回家照顧,並且向我報告貓咪近況,讓我安心養病。而在這麼多不可思議的好人裡面,有一位應該特別介紹。他是書店常客,在長期觀察之後,他認為如果我學會編書,將會對書店營運大有幫助。為了幫我拿到這根釣竿,他找到一台電腦和一位電腦教師,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就上手了,此後開始編輯有河出版的書。這幾本書因為成本控制在自己手上,收入彌補了虧損,成為有河存活至今的關鍵。這些當然都是愛,滿滿的愛,讓這家不可能存在的書店成為可能。 

不久前,在書店即將滿七歲的時候,或許因為我累了,快要失去熱情和想像力,我大病了一場。有一段時間必須養病,無法到店裡工作。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思念,當我再度回到這個我一手打造的書店裡,久違的貓咪在我腳下大聲呼喚、跳躍撲騰;久違的書架上面依舊有幾本我渴望閱讀的好書;久違的淡水河和觀音山,經過暫別與重逢,突然又有了一種嶄新的風貌,山川日月,回報我以我無法想像的恩澤和撫慰……這時我流下眼淚,並且了解到:不管有多麼艱難,我終究是愛這個地方、愛這個工作的,而且:「只要我們能不斷發現新的挑戰,我們的工作便是一趟永無止境的冒險。」 

寫到最後,我決定讓自己回到最初,也就是七年多以前,有河還在籌備期間,我寫下的一首詩。當時對書店的想像是多麼夢幻與甜蜜。而今,所有事情都已改變了。但即使開書店這件事的開頭是錯的,過程也是苦的,我依然認為這是我唯一的道路。因為如果沒有苦,甜蜜毫無意義。 

 

<我想我會甘心過這樣的日子> 

 

有一間書店,緊臨著河岸邊

我為祂,守候著時間

守候每個季節的水鳥

守候泥穴裡沉睡的蟹

我時時勤拂拭,偶爾也縱容

比如說,一隻牆腳上睏著的蜘蛛

一片遭晚霞燒紅的落葉

 

有人在咖啡桌旁讀著一本書

有人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詩

有黃槿花的鐘聲輕輕地響起

在祂的耳邊

有人潮以及浪潮搔癢地舔過

祂腳下的土地

祂只有四十歲,然而

祂已經和宇宙一樣老了

一如遺忘發生於記憶

出發等同於無可抵達

祂靜靜閉上眼睛

祂睜開祂的心

 

晨起的山色喚醒了咖啡香

夜晚的河水將四壁塗成深藍

當書店穩穩地睡去

有如潮汐正推動著搖籃

時間與空間

在書架與書架之間

悄悄地轉換

所有的書回復成為樹木

所有的鉛字還原為泥土

所有的人回到了水

那曾經是水草的款擺

花瓣上的露與海上的霧

雲朵內部細細的吸吮

果樹上懸掛的甜美

 

我想我會甘心過這樣的日子

 

本來無信仰,卻供奉祂為偶像

本來無塵埃,卻為了祂而明亮

我無可言說,彷彿背負一個任務

經百千劫,為了替時間守候

一個秘密的名字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uent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