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有河book(出淡水捷運站沿河走3分鐘注意2樓)
主講人:李子澄
《度日如年》概念衍生的由來跟過程 /李子澄
「度日如年」不再是原始的對於時光漫長的理解,而是假設每一天都如一年般度過而被縮短的生命週期。面對幾十天的生命,我們要如何過完這一生。希望能夠喚起人們在這個時代下對於世界,世界裡的社會,社會裡的人,之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意義的思考。然後重新去想一下我們對待每一天的態度,能夠把每一天都當做一年一樣,去考慮我們每個人與每一個另一個人,與社會和世界的關係。
在這個經歷過千禧年的時代,當代的年輕人,在接受了這麼多不一樣的資訊,出現了那麼多上一代或是上幾代人都沒有想過或是不敢,不能,不願去想的事情,更新的思維模式與當代的價值觀,那麼多的轟炸與洗禮之後,這一代的年輕人到底該做什麼,該怎麼做。
對於我來說,這是一本不斷在面對暴力的詩集。其實我個人覺得暴力不僅僅是肢體或語言衝突,而是對於每一個人生而為人所擁有的權利與所要守護的東西的威脅與屠殺。譬如說「少數服從多數」的暴力,「正向思考/正能量」的暴力,相信「人定勝天」的暴力,等等。在生命中,我們是否為了迎合與順應所謂的「多數」與「主流」而成為了自己都不認得的樣子;我們是否帶著逃避主義的心態忽略了一些現實中我們所必須面對與解決的問題。因為我們一直都在失去的就是人生啊,所以對那些還沒有失去的部分,我們要怎麼守護呢?
我覺得這本詩集它攻擊性很強。因為這不是一本鼓勵你要去珍惜生命或積極面對人生的所謂「成功」與「勵志」的作品,而是一個對於一些憂傷啊,憤怒啊, 焦慮啊,這樣的情緒的一個,赤裸裸擺出來,一點也不矜持地給大家看的東西。因為我希望我的作品,在人生中的每一個或沮喪或絕望或迷茫或焦慮的時刻,不會去說類似「你要加油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啊」,或者「你要學會順應社會啊」這樣的話,而是告訴你「you're not alone, and together we can change the world」的角色,告訴你你的寂寞是真的,但是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啊,因為我們都不是唯一一個會這樣想會有這樣的情緒的人。希望每一個人在人生中的不同階段,有過各種各樣經歷之後,能夠在文字中找到共鳴。這個是《度日如年》想要定調的一個概念。
設計
這本書的主色調是黑跟白。也由這個黑跟白做了三個部分的區分。
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中國的「太極」的那個陰跟陽的概念。陰陽相生,也由此達到平衡。一個有機的東西,人也好,社會也好,應該是這樣平衡的,而不是向任何一邊的偏向。所以回到整本書的那個概念,就是所謂「正面」與「負面」的那個平衡。我們可以樂觀也可以悲觀,但如果因為所謂的樂觀而對應該要面對的問題選擇視而不見的逃避主義的心態,或者因為悲觀就自暴自棄把一切都歸咎給外部的形而上的因素,我覺得這樣是不平衡的。所以這個黑白,陰陽平衡的概念,也是出於對這個作品的定調的考量。
白色,黑色,跟中間混合的三個部分,是想完成一個從傳統意義上「書」的樣子,到可能出現在美術館裡的視覺藝術,再到電影的一個轉變。第一部分就是我們大家平時最常看到的書的樣子,白底黑字。第二部分的視覺上的衝擊很強,實驗性比較強。初稿時挑了12首自己覺得可以有這樣的實驗性的詩做成這樣。其實當時也根本沒有想說要做成什麼樣,就後來決定下來要用這種形式之後,一遍一遍地讀字,然後去產生一個什麼樣的畫面。所以就是形式是從內容出發的,內容決定了它的形式,再讓形式反過來去表現內容。第三部分就是想要一個電影的效果,因為覺得這些詩很有畫面感或者感覺很像電影,像是有些電影會打出的,像默片的字卡或是一些類似于superimposition的東西。然後右邊的配圖也是按照常見的電影的畫輻比,像是標準HD的1.77或是寬銀幕的2.35這樣, 包括像最後的四張圖片也是一個類似電影劇照的概念。
留言列表